系部动态

新闻动态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新闻动态 >> 新闻动态 >> 正文

沉浸式网剧实践教学,助力学生“实战动能”--我院开展“校企协同”实践教学活动

发布日期:2025-09-12    作者:     来源:     点击:

为积极响应新时代微短剧行业人才培养需求,精准探寻网络微短剧方向专业建设的创新路径,9月11日,我院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“校企协同实践教学”活动。学院院长陈兴焱、音乐技能教研室程馨瑶老师带领音乐表演专业的同学走出校园课堂,奔赴巩义市枭影影业网络短剧拍摄现场,以“沉浸式体验+实战式参与”的模式,让学子们在真实片场中锤炼专业技能,为成长赋能。

此次实践教学活动并非简单的“参观打卡”,而是一场深度融合的“实战演练”。在片场专业团队的统筹安排下,每位学生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“岗位角色”:有的同学接到了具体的角色演出任务,全流程参与角色塑造;有的同学化身为群众演员,在特定场景中配合主线剧情,用自然的状态烘托场景氛围;还有部分同学主动承担起协助拍摄的工作,或跟随场务人员整理设备、布置场景,或在灯光、服装组帮忙,学习设备调试与造型搭配的细节。无论身处哪个岗位,同学们都展现出高度的积极性与专注力,珍惜每一次动手实践的机会,在协作中提升专业能力,在实践中积累行业经验。

除了亲身参与,同学们还获得了系统观摩短剧制作全流程的宝贵机会。从拍摄前的剧本围读、场景搭建、服装道具筹备,到拍摄中的服装造型精准搭配、灯光设备精细调试、演员动作与台词的现场指导,再到导演对整体拍摄节奏的把控、各剧务组(摄影组、灯光组、场务组等)的高效协同配合,每一个环节都清晰地呈现在同学们眼前。大家一边观察一边记录,时不时向片场工作人员请教专业问题,逐渐理清了网络微短剧从“创意”到“成品”的完整链路,对行业运作模式与专业标准有了更直观、更深刻的认知。

实践结束后,同学们纷纷分享自己的收获与感悟,字里行间满是成长的喜悦与对专业的新思考。扮演“摄像记者”的韦铮、蔚博行同学兴奋地说:“这是我们第一次扛起摄像机,一开始连基本的持机姿势都不够标准。导演特别有耐心,不仅指出了我姿势上的问题,还亲自示范如何根据剧情需求抓拍关键镜头、在动态场景中完成抢拍。虽然我只参与了两场戏,但通过导演的指导和自己的实操,明白了‘摄影记者’的基本规范要求,这比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更鲜活、更实用。”而扮演“颁奖礼仪小姐”的曹嘉雪同学,则对“小角色”有了全新的理解:“之前总觉得礼仪小姐这类角色‘戏份少、难度低’,直到真正站在镜头前才发现,想要演好根本没那么简单。导演为了让我的形象更贴合角色,特意从站姿教起——如何挺胸收腹才能显得挺拔不僵硬,递奖杯时手腕要弯曲多少度才能既优雅又稳妥,眼神该看向哪个方向才能传递出礼仪的庄重感,甚至连微笑的幅度都帮我一点点调整。整场戏我没有一句台词,但每一个动作都要‘端着’分寸,既不能太刻意,也不能太随意。拍完之后我才明白,没有‘小角色’,只有‘小演员’,哪怕是不起眼的角色,想要演得自然、到位,都需要反复打磨细节,下足功夫。”参与群众演员拍摄、拥有几句台词的李汶霞同学,也分享了自己克服紧张、突破自我的过程:“第一次站在摄影灯下,周围全是其他群演和工作人员,我心里特别紧张,总担心自己忘词,或者表现得不够自然。就在我手足无措的时候,导演特意走过来跟我聊天,他说‘不用怕,你不用把这当成“演戏”,就把自己当成场景里真正生活的人,台词顺着当下的情绪说出来就行’。导演的话一下子缓解了我的焦虑。后来真正开拍,听到场记板‘啪’的一声响,我反而平静下来,不仅顺顺利利地把台词说出来,还根据场景氛围,下意识地加了几个自然的小动作,比如轻轻整理衣角。现在回想起来,哪怕只有一句台词,那种‘被镜头关注’、‘为剧情贡献力量’的感觉都特别有成就感,也让我更有信心面对未来的专业挑战。”

此次郑州城建职业学院与枭影影业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活动,不仅为学生搭建了一座“从课堂理论到片场实战”的桥梁,更实现了“多方共赢”的良好效果。对学生而言,通过亲身参与拍摄,他们将课堂上学到的表演理论、协作知识转化为了实际操作能力,提前熟悉了网络微短剧行业的工作节奏与专业标准,对未来的职业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规划,为顺利就业夯实了基础;对学院而言,这场实践教学打破了传统课堂的边界,为优化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“一线依据”,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专业教学的针对性与实用性,推动产教融合向更深层次发展;对企业而言,通过与高校的合作,不仅为片场注入了年轻的活力,也提前发掘了一批具备潜力的“后备人才”,为网络微短剧行业的持续发展储备了新鲜力量。

未来,我院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模式,依托更多优质企业资源,打造更多“沉浸式、实战型”的实践教学场景,让学子们在真实的行业环境中锤炼技能、积累经验,成长为符合网络微短剧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,为微短剧行业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。